2023一開年,捧出過兩位里程碑式功夫明星的于海老師去世了。
如果算上2019年的計春華。
(相關(guān)資料圖)
2015年的于承惠老師。
當(dāng)年現(xiàn)象級的《少林寺》,主要演員們走了快一半。
剩下的李連杰也早已病痛纏身不再愿意當(dāng)他的功夫皇帝。
仔細一想,
我們有多久沒見過中國功夫片了?
如果不算《目中無人》這樣的網(wǎng)大。
血統(tǒng)純正的大銀幕功夫動作片,最近一部,可能還要追溯到2019年甄子丹的《葉問4》。
但就像片中身患癌癥的葉問,力不從心無奈使出了“禁術(shù)”:鎖喉、踢襠。
中國功夫片,是不是也得了不治之癥?
或者,干脆,它已經(jīng)死亡?
要搞清這個問題。
我們先要從一部電影說起。
21世紀(jì)什么最貴?
新世紀(jì)初,張藝謀雄心勃勃拍了一部武俠巨制《英雄》。
很多年后老謀子都止不住的感慨。
拍甄子丹跟李連杰在棋館的打戲,他用了“頂天立地”的拍攝方式,一鏡到底。
兩位功夫明星一口氣套招七八回,行云流水。
張藝謀講,只有真懂功夫的演員才敢這么拍。
不會功夫的只能靠快剪鏡頭幫忙。
馮小剛在《天下無賊》里給葛優(yōu)寫過一句臺詞:
21世紀(jì)什么最貴?
人才。
中國功夫片的人才都去哪里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
從90年代轉(zhuǎn)到今天,打來打去,能扛事的,還是那么幾個人。
當(dāng)年會功夫的小孩,變成了中年人。
當(dāng)年會功夫的青年,變成了中老年人。
當(dāng)年會功夫的中年人,已經(jīng)老的沒法看:
有網(wǎng)友曝出洪金寶71歲生日時吃草莓的樣子,滿頭白發(fā)。
作為香港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很早以前洪金寶就要依靠輪椅輔助出行。
而比洪金寶還年輕幾歲的劉家輝,更是早早就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后來,好不容易有個袁曉超,被華誼兄弟砸重金準(zhǔn)備捧成第二個李連杰。
如今也發(fā)福成了大叔。
人才斷檔,青黃不接。
中國功夫片演員的斷崖式后繼無人,比我們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嚴(yán)重。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影視作品里的打戲,別說江湖,看上去連街溜子都打不過。
一個花式甩劍動作,也必須要靠電腦特效。
吳京吐槽他們,拿劍像舞火燒棍。
而曾幾何時,我們的動作戲還是拳拳到肉,硬橋硬馬。
所以,如果當(dāng)有一天連謝苗、釋小龍都打不動了,中國功夫片還真的能活嗎?
我們的功夫片,
為什么突然就會沒有人才了呢?
身后無虎,心中無怒
華語功夫片的黃金時代,肇端于上世紀(jì)60年代。
與一場暴動有關(guān)。
那時港英殖民政府壓迫民生。
香港市民忍無可忍,隨后上街抗議,最后變成一場揮灑英雄血淚的斗爭。
他們亟需消解自己的身份認(rèn)同焦慮。
這種焦慮,被一個叫邵逸夫的電影人敏銳抓住。
他指示旗下的邵氏電影廠,從戲曲片火速轉(zhuǎn)型去拍武俠功夫片,弘揚勇武精神,抗擊強權(quán)壓迫。
巧了,正好戲曲演員都會功夫。
很快一些又有中國文化特征,還兼具激烈對抗的刺激電影,就出現(xiàn)在了觀眾眼前。
鋤強扶弱,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國武俠精神,在香港被徹底激活。
邵氏最瘋狂的時候,幾乎所有產(chǎn)出均是功夫片。
甚至由于需求旺盛,還誕生了鄭佩佩等一代“功夫女俠”。
如果說心底的憤怒與暴躁,催生了功夫片。
同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也催生了那些獨一無二的功夫巨星。
因為窮,成龍幾歲時就被父母簽約給了梨園行。
每日凌晨4點起床跑步。
12小時的高強度練功,讓他過得痛不欲生。
成龍
李連杰2歲喪父,家境貧寒。
后來他早早就被送到北京什剎海武校,練得渾身是傷。
包括李小龍,他在美國作為少數(shù)族裔也是飽嘗歧視。
沒錯,只有被生活暴擊和逼壓的人,才能拍出那些非常人能忍的動作戲。
網(wǎng)上有張成龍受傷的圖鑒。
從上到下沒一處是好的。
這些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都是身后有猛虎追趕的人。
試問,當(dāng)下藝人只要會唱跳rap就能賺得盆滿缽滿,誰會拼命去當(dāng)功夫演員?
你看近10年最斗狠的功夫演員和電影,往往都誕生于那些欠發(fā)達的地區(qū)。
比如泰國的托尼賈。
甚至連來自大草原的非洲,都燃起了功夫之火。
但很“可惜”,如今身后無虎,心中無怒。
不僅是功夫明星的斷檔,我們自己也很難再找到功夫片的心里支點。
這就很像《葉問1》甄子丹打欺負(fù)中國人的日本侵略者。
《葉問2》他打英國殖民政府的囂張。
《葉問3》他打外國惡棍。
《葉問4》他跑去美國為了孩子讀書打架。
敵人肉眼可見的變?nèi)酢?/p>
從一個打十個,到力不從心。
中國功夫片,已死?
雖然功夫片生于憂患。
卻是現(xiàn)代中國文化輸出,最為成功的案例。
上世紀(jì)80年代末,走演技路線進軍好萊塢的周潤發(fā),蹉跎近10年也沒真正出頭。
結(jié)果是成龍、李連杰兩位功夫巨星混的風(fēng)生水起。
成龍甚至留名星光大道,拿到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外國人眼中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
再看我們對西方世界影響最深遠的一部華語電影。
1973年的《天下第一拳》,里面硬核的功夫打斗把老外看傻了,成為位列當(dāng)年全球票房前十的超級大片。
其中“中毒”最深的觀眾還是大名鼎鼎的昆汀`塔倫蒂諾。
年少時看過念念不忘。
后來他在電影《殺死比爾》中使用的那段警報式音效,就是《天下第一拳》男主角放大招時的同款。
《天下第一拳》
《殺死比爾》
不止是功夫電影大受西方人歡迎。
一眾香港功夫片的幕后人員轉(zhuǎn)戰(zhàn)好萊塢后,更是將他們的動作片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過去美國動作片的打斗,老牛出拳,強調(diào)力道不重美感。
比如《真實的謊言》施瓦辛格這場戲:
可同樣是廁所鏖戰(zhàn),《碟中諜6》在請到中國武指后,動作流暢多了。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黑客帝國》。
袁和平的加盟,讓好萊塢第一次發(fā)現(xiàn)動作戲竟然可以這么拍!
功夫片,曾是華語世界觀眾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之一。
也是中國電影迄今最成功的“出口”產(chǎn)品。
最后卻離中國觀眾漸行漸遠。
它死了嗎?
未必。
就像美國英雄電影的周期式循環(huán),功夫電影也有一天會卷土重來。
但唯一可以確認(rèn)的是。
隨著時間推移,那些硬橋硬馬敢拼命會真打的人,將越來越少。
中國功夫演員,很難再回到從前的高度。
文/范西里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除)
關(guān)鍵詞: 中國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