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
(資料圖)
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導演: 佩頓·里德
編劇: 杰夫·洛維斯 / 杰克·科比
主演: 保羅·路德 / 伊萬杰琳·莉莉 / 喬納森·梅杰斯 / 凱瑟琳·紐頓 / 米歇爾·菲佛 / 邁克爾·道格拉斯 / 寇瑞·斯托爾 / 大衛(wèi)·達斯馬齊連 / 凱蒂·M·奧布萊恩 / 威廉·杰克森·哈珀 / 比爾·默瑞 / 蘭道爾·樸 / 魯本·拉巴薩 / 湯姆·希德勒斯頓 / 歐文·威爾遜
類型: 喜劇 / 動作 / 科幻 / 懸疑 / 驚悚 / 冒險
制片國家/地區(qū): 美國
《黑豹2》和《蟻人3》在國內接棒上映,一個漫威宇宙第四階段,一個第五階段的開篇,銜接得非常好,保持了非常一致的糟糕水準。
難怪漫威睽違內地銀幕3年,我一點也沒想念過,真是感謝這份疏離讓曾經(jīng)帶來的感動和興奮還能靠著回憶多維持一陣。前段時間博納的于冬說中國觀眾不愛看好萊塢電影了我還嗤之以鼻,現(xiàn)在想想也沒錯,漫威真是以一己之力把整個好萊塢娛樂電影的眼界和水準拉得倒退了幾十年。
我現(xiàn)在吐槽漫威電影都快詞窮了。故事越來越?jīng)]新意,越來越講政治正確,表演越來越僵化,連引以為傲的特效都越來越潦草和敷衍。劇本像是GhatGPT生成的,還是未經(jīng)人工校對的那種。
你說這類電影是炸雞也好,是方便面也好,它基本都具備著一樣的特質:油膩、高熱量、不健康,但能頂飽,許久不吃偶爾還會想,可吃多了真的反胃。何況炸雞也在降級,曾經(jīng)是麥當勞,后來是華萊士,現(xiàn)在怕是只有街頭山寨麥肯雞水準,雞不新鮮,還老不換油,一股沉油的哈喇味兒,別說吃,聞聞都難受。
蟻人本身就是復仇者聯(lián)盟中存在感不高的角色(連電影自己都吐槽這點),工具屬性遠多過角色塑造(為了“復聯(lián)4”的時間穿越)。從第一部開始,就是一副平庸的樣子,居然也拖拖拉拉拍了三部曲。
這部電影有迪士尼最喜歡的“家庭之愛”,有漫威宇宙現(xiàn)階段滿大街都是的天才科學少女,像保羅路德這樣,演什么都像配角的主角,也算舉世罕有;伊萬杰琳有過高光時刻,但那是在美劇《迷失》和電影《霍比特人》中,本片里,比她演技更糟糕的只有她的新發(fā)型;邁克道格拉斯和米歇爾菲佛都是影帝影后級的人物,但在劇中也只能插科打諢或擠眉弄眼,真是晚節(jié)不保。
所以最后就指著反派“征服者康”出彩了,也難怪海報上反派一個人的頭像比所有正面角色加起來還大。就像《雷神4》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一樣,漫威拍漫威的爛片,他演他的古典悲劇,至少不丟份兒。結果最拉胯就是這個“康”,被描述得無比強大,毀天滅地,但拍起來就是個亂放激光和亂揮王八拳的肌肉男而已,絮絮叨叨,嘴炮高手,關鍵長得還不太好看。這種質量放到第四階段連給滅霸當打手都不配,也就是雜兵的水準,卻偏偏要成為第五階段挑大梁的反派。整個第五階段觀眾最好不要抱太高期待,真的,沒必要。
電影劇情基本也談不上什么邏輯了,跟它的科學元素差不多,有一點但不多,約等于沒有。所有轉折都是隨心所欲,想到哪兒拍到哪兒,不知道還以為導演是王家衛(wèi),搞無劇本拍攝。說是拍量子空間,其實完全就是按著太空冒險的路數(shù)拍,你能看到無數(shù)太空冒險電影的影子,《星球大戰(zhàn)》、《異星戰(zhàn)場》、《沙丘》、《星際特工》,亂八七糟縫合一塊,你根本不用為劇中任何的驚險段落擔心,反正最后一定是潮水一樣的蟲族清掃戰(zhàn)場。
總之,看現(xiàn)在的漫威電影,你最好不要帶腦子,一點都別帶,帶了你就會覺得被侮辱被損害。它適合長期睡眠質量不高,想要補覺的人;或者長年缺乏娛樂,許久沒進過電影院的觀眾;或者漫威的死忠粉。如果你不是以上三類人群,我勸你好自為之。
當然,電影也不是一點亮點都沒有,大頭魔多客的惡趣味我很欣賞(當然不包括他的良心發(fā)現(xiàn)),以及許久未見的一堆白人主角痛毆一個黑人反派的反政治正確,而且未來復仇者聯(lián)盟還要打敗一大堆黑人?平行宇宙黑人的命就不是命了?瓦坎達的老鄉(xiāng)們趕緊出來板正板正,比佛利的猶太影視大佬許久不教育,皮要緊緊了。
這是“吃電影”2023年第12篇觀后感
吃電影
生活只是聽和聲音
關鍵詞: 毀滅吧趕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