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真的無人在意了。
一票老熟人:塞斯·羅根聯(lián)手成龍、約翰·塞納(趙喜娜)、保羅·路德(蟻人)……
(相關(guān)資料圖)
爛番茄新鮮度96%。
但國內(nèi)上映6天,票房卻不足800萬。
肉眼可見。
1%的排片“加持”下,過不了多久,它便會徹底下線。
忍者神龜:變種大亂斗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Mutant Mayhem
是的。
又是一部80、90后童年記憶的超級IP重啟之作。
你記憶中的名字,達芬奇(李奧納多)、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多納泰羅,以及“斯普林特老師”再次出現(xiàn)。
這讓Sir仿佛回到了那個吵吵嚷嚷著要看動畫片的夏日傍晚。
但,這一次,電影非但沒有刮起旋風(fēng),甚至被絕大多數(shù)人忽略了。
問題出在哪里?
是IP太老?
還是說,好萊塢的這一套,真的玩不轉(zhuǎn)了?
或許。
這一次所謂“創(chuàng)新”的背后,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那“陳舊”的內(nèi)心。
01
看《忍者神龜:變種大亂斗》,很少人不會想到前段時間大火的《蜘蛛俠:縱橫宇宙》。
尤其是幾只神龜穿梭于高樓大廈之間。
那獨特的畫風(fēng),恍惚間,你會以為是蜘蛛俠“附體”。
沒錯。
在形式上,《大亂斗》是新的,甚至于,你可以說它是主流動畫里的先鋒拓展。
它有著很多動畫不敢想象的突破。
比如,偽手繪風(fēng)格。
它有種野蠻生長的粗糙之美,你甚至能從一些筆觸里感覺到“潦草”:歪歪扭扭的建筑,抽象的線條,明顯的筆觸運動軌跡。
B 站 UP 主 @Rofix 把《大亂斗》的風(fēng)格與美國抽象派大師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做了比較。
△《Cold Stream》Cy Twombly,1966
他認為,托姆布雷作品的色彩、抽象的線條和未完成感,旨在打破油畫和素描的界限。
而這部動畫里。
用來表現(xiàn)光暈、煙霧、運動軌跡的圓形軌跡與之異曲同工。
△ B站up主 @Rofix【忍者神龜】蜘蛛俠是否帶偏了這一屆動畫風(fēng)格?
不僅如此。
創(chuàng)作者拋棄了景深,用更潦草的畫風(fēng)表示遠景,使得電影更像游戲。
但仔細品味,又會發(fā)現(xiàn)其中之起伏、精細。
比如武器、拳腳和肉身接觸時帶來的震動。
物體表面精確的陰影變幻。
但只是如此嗎?
不。
這種風(fēng)格的背后,暗含的邏輯,卻是兩個字:
自由。
就像片名,“大亂斗”,你可以看見電影試圖雜糅進許許多多的元素,他們毫不相干,但卻都被吸納了進來。
比如中國武術(shù)。
這里不僅有邵氏武俠,甚至于成龍配音的斯普林特有一段動作直接照搬了成龍電影的橋段。
比如《進擊的巨人》。
非但臺詞直接提及兩次,甚至于連最終的boss大戰(zhàn),也是采用的和《進擊的巨人》里類似的方法。
而其他,諸如防彈少年團、碧昂斯、《春天不是讀書天》……各種青少年流行文化元素盡收眼底。
在這樣的理念下。
你可以看到,在這統(tǒng)一的涂鴉風(fēng)里,人物是可以不對稱的,變種人團伙身上的恐怖元素是可以堆疊的。
仿佛一些臨時起意的涂鴉草稿。
但與此同時。
時髦的音樂和特殊音效形成的氛圍,如合成的滴落聲、火焰的飛濺聲等,只需一眼,又能讓觀眾瞬間進入這頗有現(xiàn)代主義油畫質(zhì)感的新奇的變種人世界。
所以如果你問《大亂斗》到底值不值得看?
Sir覺得,如果是從視聽角度出發(fā)的話,它絕對值得你進一次影院。
畢竟。
對于主流商業(yè)片來說,能有些新鮮且突破的風(fēng)格。
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
就像影片中不斷出現(xiàn)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本身。
“炫”,就足夠了。
02
但,與《蜘蛛俠:縱橫宇宙》一樣,風(fēng)格上的新,卻更加突出了劇本上的“舊”。
就像是一個渾身寫滿了叛逆符號,張口閉口先鋒文化的少年。
骨子里。
還是那個惦記著準(zhǔn)點回家,認真聽話的乖學(xué)生。
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
就像影片的宣傳語,少年“龜”來,說的,就是這幾只龜?shù)纳倌陼r代。
耳熟能詳?shù)谋尘埃鹤儺悶觚數(shù)木壠穑?/p>
紐約下水道里有一只叫斯普林特的老鼠,收養(yǎng)了四只沾染了某種化學(xué)試劑而變異的烏龜,于是,他帶著四個龜 兒子,通過學(xué)習(xí)各種錄像帶,練就一身功夫用于自保。
耳熟能詳?shù)闹黝}:成長、叛逆、覺醒:
這四只忍者龜長成青少年后,由于變種人的身份,被人類視為怪物,他們晝伏夜出,無法像“正?!焙⒆右粯樱细咧?,談戀愛,于是,為了贏得主流社會的接納,他們決定打敗大反派,成為英雄。
甚至于連影片的大反派“超級蒼蠅”,其人設(shè)也是耳熟能詳:
超級蒼蠅也是被不明液體制造出的變種人,也被人類欺壓過,但與老鼠和烏龜一家安靜蟄伏不同,他是人類滅絕主義者,最終選擇報復(fù)社會。
enm……
這么“青少年”的劇本,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優(yōu)點當(dāng)然也有。
比如相比于《蜘蛛俠:縱橫宇宙》,它更工整,你可以從中看到兩面的故事,A面,少年們渴望得到人類社會的入場券,B面,為心中的正義感一戰(zhàn)。
而最后,兩者在內(nèi)核上也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這是個青少年認清自我價值的過程。
一個例子。
最后的高光時刻,并沒有凸顯個人英雄主義。
而是由四位主角和一群比他們長相更“奇怪”的變種人兄弟姐妹,以及圍觀的清潔工、便利店職工、修路工等等人類社會內(nèi)部的底層人接力完成。
甚至故事的結(jié)尾。
他們第一次走在白天,走進校園,摘下眼罩,也是穿著潮酷的衛(wèi)衣:而非父親為他們準(zhǔn)備的《復(fù)仇者聯(lián)盟》《泰坦尼克號》《星際迷航》里完美的白男主角立牌。
什么意思?
:要自己定義自己,而非以主流社會的榜樣為模版。
但問題是。
如此眩目的視覺風(fēng)格,只是搭配上這么一個耳熟能詳?shù)摹⒙燥@老套的故事。
真的合適嗎?
03
不得不說,如今的好萊塢,在視覺方面可以“狂飆突進”,但是內(nèi)核,常常是小心翼翼。
就不說聊了太多的《阿凡達2》了。
單是最近比較有粉絲基礎(chǔ)的大片,《速度與激情10》《蜘蛛俠:縱橫宇宙》《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碟中諜7》有哪部不是在表達上保守又保守,小心又小心,導(dǎo)致溫吞如水,陳舊老套?
似乎。
那些引以為傲的“普世價值觀”,此刻已經(jīng)變成了枷鎖。
不敢掙脫。
也不想掙脫。
就拿這部《大亂斗》來說,其設(shè)定,其實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為什么老鼠和蒼蠅厭惡人類?
其實,這是人類社會內(nèi)部系統(tǒng)性的壓迫,不給異類生存空間。
但問題是。
你猜影片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詞:轉(zhuǎn)移視線。
影片先是突然設(shè)計了主角團被誤以為是超級蒼蠅的同伙,被人類誤解的橋段,而隨即,他們被媒體“洗白”之后,先前怒目而視的人類居然立刻換了副嘴臉,直至主角團拯救世界,最終獲得了人類的接納。
但,一開始的那句臺詞,“人類就是熱衷于殘殺異類”,這個核心問題解決了嗎?
沒有。
它被偷梁換柱了。
電影用讓四只小烏龜找到自我,同時得到大眾認可的方式制造了一片打破階級、種族壓迫的幻境,也回避了那份對于人性勢利的不安感。
簡單來說。
就是影片為了確保價值觀被接受,為了確?!胺N族”議題的正確性,而不得不使用“偷梁換柱”、“強行推進”等辦法來引導(dǎo)劇情。
這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影片的結(jié)尾,當(dāng)四只神龜像個普通學(xué)生一樣進入中學(xué),你會產(chǎn)生一種不真實感,并費解:
是否只有成為英雄才能讓被歧視者獲得大眾的接納?
是否人類其實都是好人,只是被短暫蒙蔽了?
是否成為主流社會的一員,便是成功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
等等等等。
沒錯,Sir能理解影片試圖去照顧絕大多數(shù)人價值觀的想法,而影片的續(xù)集和劇集計劃也證明了這條路目前還能走得通,但問題是,這樣保守的道路還能走多久?
說到這里,Sir想起了神龜們出場的第一場戲。
四人制定戰(zhàn)略,分配任務(wù)。
但并不是為了所謂的行俠仗義,而是去對面的超市去偷取一點點必要的生活物資。
他們不安,且恐懼。
Sir之所以喜歡這場戲不在于它的“喜劇元素”,而是對于大多數(shù)生活在“地下”來說,成為英雄并不是他們?nèi)松倪x項。
他們不會被看見,更不會被理解。
這才是他們真實的人生常態(tài)。
但結(jié)果呢?影片很快便不再執(zhí)著于這個問題的思考,而把矛盾轉(zhuǎn)移到臉譜化的正邪對立,拯救世界去了,使之變成了又一部披著流行文化外衣的80年代青少年題材商業(yè)片。
遺憾嗎?
遺憾。
對于從小看《忍者神龜》的Sir來說,此刻只能是“怒其不爭”。
總之還是那句話:
視覺上再大的突破,終歸是治標(biāo)不治本。
畢竟。
我們已經(jīng)不需要更多的迪士尼了。
既然做不到該有的思考。
那么。
不如放下“枷鎖”,別再“裝成熟”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阿莫多瓦尼雅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