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劉謙第2次登上春晚。
有了前一年的熱度加持,這次他的魔術來到白熱化,全中國的人對劉謙這個名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相關資料圖)
于是,劉謙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魔術師變成了大名鼎鼎的魔術藝術家。
他的商業(yè)代言接踵而來,甚至還被日本特地邀請,錄制了一檔節(jié)目。
然而,就是在這檔節(jié)目里的行為,讓還沒有火到兩年的劉謙翻了車。
只見有人斷章取義,將身穿唐裝的劉謙跪拜扮演天皇演員,當成了辱華行為。
并將這個畫面放到國內互聯(lián)網(wǎng)上討論,迅速引起軒然大波。
之后,網(wǎng)上要求封殺劉謙的聲音層出不窮。
而事實上,因為這件事,原來有希望可以繼續(xù)參加下一年春晚的劉謙卻缺席了。
如今,劉謙早已在娛樂圈銷聲匿跡。
再談到他,外界能想到的印象也只是10多年前。
他在春晚上的精彩魔術表現(xiàn)和那句經(jīng)典臺詞: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對于劉謙突然消失,究竟和他當年疑似辱華那件事有關,還是另有其因?
這次,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關于劉謙背后的故事。
01、“魔術王子”養(yǎng)成記
1976年,劉謙出生在臺灣高雄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理想是當一名牙醫(yī)。
因為劉謙小時候牙齒不好,每當牙痛只要找做牙醫(yī)的舅舅,瞬間就不疼了。
對于劉謙而言,舅舅就像是魔術師那樣神奇。
拿著那些儀器隨便鼓搗幾下,就讓許多病人痊愈了。
所以,劉謙希望長大后能和舅舅一樣,能為牙痛病人解決煩惱。
不過,直到7歲那年,他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魔術。
那一年的某天,他和阿姨出去逛街,在百貨店看見一位工作人員表演魔術。
只見對方將硬幣放在盒子里,用手帕包起來,輕輕一彈硬幣就掉出來。
這一幕給小劉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說用震撼來形容。
于是,每當放學后他總要趕到那家店,求工作人員姐姐再表演一次。
后來,近距離觀賞已經(jīng)不再滿足劉謙對魔術的癡迷。
懇求父母給他買各種各樣的魔術書,從入門到地獄級難度應有盡有。
當其他小朋友還在玩泥巴時,劉謙整天把他關在房間里,去研究這些復雜難懂的魔術書。
學了一段時間,劉謙將班級聯(lián)歡會,作為他人生初次魔術表演實踐地點。
別的同學都是唱歌跳舞,聽說劉謙要表演魔術,頓時睜大眼睛,緊緊盯著他。
劉謙也沒有讓同學失望,他的處女秀可以用“驚險”來形容。
只見他將鉛筆從嘴巴里吃進去,再將其從腦后面拿出來。
在場的所有人表示不可思議,當老師表示還想再看一遍,劉謙卻拒絕了。
因為他只表演一次,保持魔術該有的神秘感。
由于劉謙沒有魔術老師指導他如何去學,所以他的表演基本都是靠自學。
而本人又自認并非是有天分的魔術師,為此有時一個動作要練幾千遍才能達到滿意。
但就是這般用心,讓劉謙很快在魔術界嶄露頭角。
12歲那年,他參加了臺灣省兒童魔術大賽,并擊垮200多選手獲得冠軍,給他頒獎的還是偶像大衛(wèi)科波菲爾。
上高中時,劉謙結識了魔術大師徐磊思先生。
對方慧眼識珠,很欣賞他,更是教了許多專業(yè)魔術手法。
劉謙人如其名,虛心請教,即便有點小成績,也依舊保持謙虛。
他知道閉門造車一輩子不會進步,于是一邊上學一邊在酒吧里表演魔術鍛煉自己。
青春期那段時間,劉謙的近景魔術技巧不僅進步很快,也最厲害。
劉謙甚至為此拿性命發(fā)誓,他從事魔術表演以來,全是通過日夜努力所換來的真實效果。
后面,劉謙換成透明壺,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模式,力證自己清白。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從那以后,劉謙再次陷入沉寂。
看完了他的故事,你就會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人。
身上需要承受多大壓力和詆毀,才能強大起來。
希望劉謙能調整好自己,有一天重新站到舞臺,繼續(xù)表演魔術。
話是這么說,劉謙父母卻并不支持他靠魔術謀生。
剛學魔術那會,劉謙經(jīng)常在爸爸媽媽面前表演,因為從小看到大,母親已經(jīng)膩,甚至可以說討厭兒子耍魔術。
即便是兒子獲獎,母親內心也毫無波瀾。
她認為這行不穩(wěn)定,所以經(jīng)常勸劉謙不要繼續(xù)在魔術上搞幺蛾子,安分將精力放在學習上。
而這邊的劉謙也是這么認為,他對魔術癡迷歸癡迷,但卻從未將其當做職業(yè)發(fā)展。
劉謙想做白領,所以從東吳大學日語系畢業(yè)后,他就一直在找一份這樣的體面工作。
好好上班,偶爾耍耍魔術,豐富下精神世界。
但很可惜,劉謙滿懷憧憬跑遍所有和專業(yè)對口的日企公司,都沒一個能讓他滿意的。
就這樣,劉謙找了一年工作。
四處碰壁之下,他只能回歸到老本行,試著靠魔術來發(fā)家致富。
02、“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魔術畢竟是劉謙得心應手的東西,他在國內先后參加了許多魔術大賽,都有獲得不錯名次,經(jīng)常拿第一更屬于司空見慣之事了。
相比于臺灣,內地的機會更多。
劉謙就曾在上海有過三年的街頭魔術表演經(jīng)歷,還擔任過是星空衛(wèi)視《魔星高照》主持人。
可以說什么人都能碰到,什么事也都會發(fā)生。
不過,這最能考驗他身為魔術師的應變能力。
最讓劉謙記憶深刻的就是,他到水果店買蘋果,切開蘋果,里面有張紙條寫著:你中獎了,獎品為一臺彩電,請找店主領取。
他的這段操作,讓店主傻了眼。
還有跟同伴玩吃牙膏魔術,工作人員準備道具,忘了將牙膏換成巧克力醬,同伴為了呈現(xiàn)完美的表演效果,硬是將牙膏吃下,臉唰地就白了。
劉謙在旁目睹了整個過程,同伴最糗的一刻,他一輩子也忘不了。
以及,到五金店表演魔術,劉謙幾秒鐘把人家勺子變彎了。
本想著會得到老板夸獎,沒想到對方第一句話就是讓他賠錢。
在這個節(jié)目里找嘉賓表演魔術,對于剛剛主持的劉謙而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好不容易找到一名農民大叔,結果前戲太多讓人誤以為是騙子,還準備和劉謙干起來,甚至想要潑糞。
除此之外,劉謙失手也并不少。
就像任何歌手都有走音的時候,關鍵是他怎么應變,才是節(jié)目最大的看點。
在一次表演噴火魔術秀,可能是空氣太潮濕,燃燒不充分,東西掉下來拿在手上還在燃燒。
這讓劉謙疼得要命,可要強的表演精神,讓他還是裝出若無其事的帥樣。
憑借這檔節(jié)目有趣的情節(jié),劉謙還讓觀眾看到魔術不可思議的地方。
后面他更是在國際上打響了名聲,先后在多個國家的世界魔術大會上進行演出。
如此一來,在老婆的壓力下,劉謙也不愿逼迫自己。
他緊繃的神經(jīng)支撐不住,自然是需要休息。
直到2019年,劉謙才重新殺回央視舞臺,但這次他的表演受到了嚴重的質疑。
因為被拍到有助理蹲著給他作弊,當時劉謙所表演的《魔壺》主題,被外界惡意調侃為《換壺》。
這讓劉謙感到寒心無比:“可以侮辱我人格或是生活任何方面,但如果質疑專業(yè)我會很糾結?!?/p>